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近期,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团队对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东盟的竞争力和贸易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食用菌产品在东盟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干品类食用菌,其竞争力最为突出;罐头类食用菌紧随其后,也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而新鲜或冷藏类食用菌的竞争力则相对较弱。
从国家角度来看,中国食用菌产品在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具有较大的贸易潜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市场潜力巨大,但2013年至2022年期间,中国对这些国家的食用菌出口却呈现出下降趋势。这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逆转这一趋势。
从产品种类角度来看,中国的干品类食用菌在泰国市场上具有显著的出口贸易潜力;而新鲜或冷藏类和罐头类食用菌则在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出口贸易潜力。这些发现为中国食用菌产品在不同东盟国家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中国与东盟长期以来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和友好的合作关系。双方通过设立自贸区、签订友好贸易协议等方式,不断深化自由贸易合作。当前,中国食用菌产品已经形成了以东南亚为主要出口市场的格局。由于东盟食用菌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均落后于中国,且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比重较低,因此中国食用菌产品在东盟市场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借助现有的优势贸易政策和平台,中国食用菌产品对东盟的出口贸易不仅具有便利性和互惠性,还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为了深化与东盟在食用菌产品贸易方面的国际合作,并开拓在东盟的贸易市场,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加强市场调研,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该团队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海关统计数据在线查询平台,搜集并整理了中国食用菌产品对东盟的出口数量和出口额数据。通过采用改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结合度指数(T)和贸易互补性指数(TCI)等分析方法,得出了以下四条重要结论:
该研究由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团队的王建涛担任第一作者,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颜廷武教授担任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CARS-20)项目的资助。这一研究成果的发布,不仅为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东盟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深化与东盟在食用菌产品贸易方面的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