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关注登录
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也被称为白桦茸,是一种生长于寒带地区的木腐菌,常见于北美北部、芬兰、波兰、俄罗斯以及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等地。它主要寄生于白桦、银桦、榆树和赤杨等树木的树皮下,能够引发这些树木的白腐病。由于长期暴露在极低温度环境中,桦褐孔菌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通常需要多年才能形成直径5至40厘米的楔形菌核锥。这种结构穿过树皮形成胆状,并伴有不规则裂纹和深裂缝。
研究显示,桦褐孔菌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包括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其每克含有的活性酶量高达35000单位,远超其他几种常见的食用菌如姬松茸、猴头菇、灰树花和灵芝。此外,桦褐孔菌富含类似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这样的抗氧化物质,并含有具有强力抗氧化作用和保护基因特性的黑色素,使其成为潜在的抗癌剂。还有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对化学药物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效果,这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除了抗氧化特性外,桦褐孔菌还表现出显著的抗炎、抗病毒及抗菌特性。它的多糖成分可以抑制由脂多糖刺激后释放的一系列促炎细胞因子,从而达到抗炎目的。同样,对于炎症性肠病和其他疾病如丙型肝炎和HIV,桦褐孔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针对多种病毒(包括猫杯状病毒、猫疱疹病毒1等),桦褐孔菌显示出有效的抑制作用,特别是通过阻止单纯疱疹病毒(HSV-1)进入宿主细胞来实现抗病毒效果,为应对耐药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同时,桦褐孔菌提取物还能增强机体的吞噬作用并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有助于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