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本文对《菌物学报》2000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877篇关于食药用真菌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期间,食药用真菌论文的数量和百分比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特别是在2009年国家启动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后,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更是大幅提升。文章基于最近两年的研究成果,阐述了中国食药用真菌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
研究结果显示,灵芝、虫草、桑黄、香菇、金针菇、羊肚菌、侧耳、广叶绣球菌、草菇和双孢蘑菇等十个类群的论文报道占据了同期食药用真菌论文总数的80%,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种类。食药用真菌的种质资源、栽培生理、遗传育种是研究的热点领域,而药用真菌的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则是药用真菌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未来,基因组和转录组等组学研究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中国是认识和利用食药用真菌最早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食药用真菌资源和悠久的栽培历史。近二十年来,中国在食药用真菌的资源挖掘、栽培生理、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和加工利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实现商业化栽培的种类多达50余种,规模化商业栽培超过20余种。2020年,中国食药用真菌的总产量和总产值均占世界的75%以上,显示出强大的产业实力。
通过对《菌物学报》2000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论文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食药用真菌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新趋势:一是野生菌株的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如不同种类的野生灵芝具有潜在的挖掘价值;二是新型制备工艺和发酵技术的优化,为灵芝等食药用真菌的规模化发酵提供了重要参考;三是基因沉默技术和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为揭示食药用真菌的生物合成机制和提高活性成分含量提供了新的途径;四是多糖和三萜等活性成分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为开发新型药物和保健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国内广泛栽培的灵芝在发酵产物中的三萜和多糖含量研究、灵芝烯酸B化合物的制备工艺、灵芝三萜液态深层发酵的工艺条件优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文章还关注了不同栽培条件对灵芝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灵芝液体浅层静置培养高效生产三萜的研究以及灵芝线粒体的不同对多糖和三萜含量的影响等热点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食药用真菌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随着基因组和转录组等组学研究的深入,以及新型制备工艺和发酵技术的不断优化,中国食药用真菌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