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9月22日上午,备受瞩目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内盛大开馆。这座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场馆,是我国首个集品牌培育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国家级公益性地标农产品宣传推广平台,旨在展示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独特魅力,促进产销对接,推动地标农产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国家地标馆,仿佛踏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农产品世界。甜而不腻的融水紫黑香糯、肉质鲜嫩的河套黄河鲤鱼、高达1米多的章丘大葱……各地“土特产”展区精彩纷呈,让观众大饱眼福和口福。在海南展区,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保研7号”红毛丹以其红彤彤、毛茸茸的外表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据县农业服务中心热带作物管理站站长谢军海介绍,保亭县目前共种植红毛丹3.9万亩,他们将通过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和品牌建设,进一步把红毛丹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当地的一棵“致富树”。
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重要的区域特色农业资源,在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22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95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7076件;农业农村部也已登记地理标志农产品3510个。2021年,地理标志产品年直接产值更是突破了7000亿元大关。
国家地标馆由综合展示区、省区市展示体验区、直播推介区三个部分组成,实行常年开放。通过图文科普、场景互动、产品品鉴等展陈方式,生动展示了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品牌建设的显著成效。馆内采用线下线上一体化运营模式,观众不仅可以在线下亲身体验和品鉴各种地标农产品,还可以通过京东、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扫码下单购买,享受快捷便利的购物体验。
自今年6月试运营以来,国家地标馆已有来自北京、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市的239家企业、550余个产品入驻。未来,国家地标馆还将不断增加入驻产品种类和数量,创新运营机制,会同各地持续开展主题推介活动。全国农业展览馆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充分发挥国家级推广平台的作用,增进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了解,增强全社会品牌意识,更好引导“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为地标农产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