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部的偃师区,是连接洛阳与郑州都市圈的重要节点。2021年4月撤市设区后,偃师现辖9镇4街道,涵盖202个行政村和38个社区,总人口63.73万人,总面积668.58平方公里。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偃师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先后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是国内已知建都朝代最多的县级行政区。
特色产业新高地:制鞋业的崛起与发展
历史沿革
偃师的制鞋产业已有超过六十年的发展史,自1956年偃师县皮革制鞋社成立以来,经历了从手工皮鞋、布鞋到现代化流水线生产的转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偃师制鞋业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产品档次显著提高,利润空间扩大,并吸引了多个知名品牌来此贴牌生产,逐步步入良性成长阶段。
产业规模
截至2022年底,偃师拥有成品鞋生产企业672家,配套企业580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全行业年产各类鞋4亿双,年产值达102亿元,出口额700万美元,税收贡献4800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7.35%。偃师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布鞋生产基地,风行全国的老北京布鞋约有半数出自这里,产品覆盖全国各地,年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首位。
工艺种类
偃师能够生产几乎所有类型的布鞋,采用注塑、冷粘、模压等多种工艺,款式多样,包括传统、时尚、休闲、运动等系列,满足不同季节需求。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聚氨酯底和注塑底布鞋成为主流产品,高档冷粘布鞋生产规模逐年扩大。
市场拓展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偃师鞋类线上销售量突破1.2亿双,销售额超过20亿元。同时,出口业务迅速增长,2022年外贸供货和直接出口布鞋超过1.8亿双,约占年总产量的45%,主要出口至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东欧、非洲及南美洲等地。
产业集群效应
偃师制鞋企业主要集中在槐新街道、伊洛街道等地,现有四大鞋业产业园区,其中山化镇的新建产业园一期已交付使用,入驻鞋企40余家,正式投入运营。此外,还有两个大型鞋业市场和多个鞋材、成品鞋销售门市,以及众多鞋样设计研发单位和货运部。
转型升级正当时
政策引导与品牌建设
为推动制鞋产业高质量发展,偃师区政府制定了《偃师市制鞋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同时,积极打造“中国布鞋之都·偃师”区域品牌,通过央视广告宣传、国家省市媒体推广等方式提升品牌形象。新一代“偃师鞋匠”继承父辈优良传统的同时,更加注重管理和创新,借助电商平台推动行业发展。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偃师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组织多次培训活动帮助企业申请专利。自动化装备的应用日益广泛,如自动化聚氨酯生产线不仅减少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研发投入,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致力于产品设计和技术改进。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自2017年起,偃师开始对制鞋企业进行环保治理,区内所有企业均已安装环保设备,实现了VOCs排放的有效控制。“小散污”企业被坚决取缔,固废处理设施不断完善,部分园区引入了专业的环保托管服务,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平台助企纾困
为了更好地服务会员企业和拓展国际市场,偃师区制鞋行业协会成立了国际贸易部,提供出口订单信息和优质供应商推荐等服务。同时,区政府正在筹建省级鞋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支撑全省乃至全国鞋业发展的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新元素赋能新发展
面对汉服热带来的机遇,偃师紧抓这一新风口,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组建研发团队,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汉服布鞋,首批样品一经亮相便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偃之有礼·汉服布鞋”品牌的形成与发展。
锚定目标不放松
未来几年,偃师将以打造“中国布鞋之都”为核心,继续优化产业链条,强化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升级。预计到2025年,实现制鞋产业总产值150亿元,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使偃师在全球制鞋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