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9月23日,在东莞举行的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天合光能副总裁杨晓忠自豪地表示,面对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光伏发展的恐慌和不断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国光伏产业凭借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已经实现了全球领先。他强调,如果中国光伏产品退出这些国家市场,进口国将面临严重短缺。
杨晓忠以天合光能为例,指出公司在过去十多年中累计投入260多亿元用于研发,25次创造和刷新了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发电功率的世界纪录。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贡献,而中国的光伏产业则以江苏为代表。
江苏集聚了光伏产业链多晶硅、组件、逆变器、设备、辅料等环节头部企业20多家,2022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营收6159亿元,占全国总量的约44%。这里是中国光伏产业最完备、产值规模最大、企业集中度最高的省份,有力提升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光伏到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江苏外贸的“新三样”展现了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市场“比翼双飞”的新格局。江苏地处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和对外开放前沿,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依托厚实的制造业家底和科技人才优势,这里培育了一批国内领先、国际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光伏产业领域,江苏企业吃过原材料、核心技术“两头在外”的苦,因此苦练内功。例如,协鑫科技通过潜心研发,突破了冷氢化和副产物循环利用的技术瓶颈,独创GCL法多晶硅技术,推动中国硅料走向平价时代。迈为股份则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从“跟上”到“赶超”,在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
江苏光伏产业的自主可控,离不开核心技术的掌握。从棒状硅到颗粒硅、钙钛矿,协鑫等企业在技术迭代升级中不断突破,成为全球领先的多晶硅研发与生产商。迈为股份和亿晶光电等企业则在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方面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在光伏产业链上,江苏的链主企业领衔,中小企业配套,形成了完整而坚韧的产业链。阿特斯等全球光伏组件龙头企业纷纷在江苏投资建厂,进一步巩固了江苏在全球光伏版图中的地位。
截至2023年底,中国在光伏制造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四大核心环节的产能占比都超过80%,产量超过85%。江苏作为全球光伏领域最耀眼的区域之一,常州、无锡、苏州、南京等城市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度位列全国前50强。
在光伏产业的带动下,江苏的外贸出口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等“新三样”成为江苏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今年1—7月,太阳能电池出口610.9亿元,成为江苏外贸大省“新三样”之首。
江苏光伏产业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国内广阔市场的支持和激励竞争,更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产业链自主可控的不懈追求。从“跟跑”到“领跑”,江苏光伏产业的逆袭之路,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未来,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江苏光伏产业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江苏也将继续依托厚实制造业基础和双向开放枢纽地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