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储能电池领域正成为产业界的焦点战场,各方势力纷纷入局,展开激烈的角逐。这一领域的“必争”之处,不仅在于储能电池作为储能产业链上游环节,占据了储能价值链60%-70%的份额,掌握电池意味着掌握了储能降本的“密钥”;更在于光储融合趋势下,储能电池对于新能源发电能否发挥更大价值,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具有关键作用。
随着储能电池的价值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入局储能电池环节的企业数量和种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目前,主流势力主要分为四类:动力电池企业、储能电池新势力、光伏企业以及储能领域的“老兵”。
动力电池企业是储能电池领域的“中流砥柱”。超过30家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加码储能电池,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瑞浦兰钧等,均已成为储能电池领域的佼佼者。其中,宁德时代已经连续两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一。这些动力电池企业凭借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积累,迅速切入储能电池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储能电池新势力则成为近年来储能电池赛道上最引人注目的风景线。海辰储能、楚能新能源等企业异军突起,凭借在其他领域的资金积累或技术积累,大手笔投入储能锂电池赛道。这些新势力企业规划了庞大的储能电池产能,成为储能电池领域的重要力量。
光伏企业也在大举涉足储能电池领域,加速纵向一体化布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企业纷纷进军储能电池,以光储融合为契机,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这些光伏企业凭借在光伏领域的优势,迅速切入储能电池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
储能领域的“老兵”则加速角力,南都电源、鹏辉能源等企业凭借在储能领域的积累,持续扩大产能,提升技术水平。这些企业在储能电池领域有着深厚的底蕴,是储能电池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四方势力已经展开大规模的储能电池军备竞赛。动力电池企业几乎全面进入储能领域,新势力企业规划了庞大的产能,光伏企业凭借一体化优势切入市场,储能“老兵”则加速扩张。这一领域的技术差异性正在逐步加大,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生产出符合储能赛道需求的产品。
同时,储能电池领域的竞争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产能过剩风险、毛利率下降、商业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仍然存在。此外,锂矿等原材料价格震荡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然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储能电池领域的高成长性仍然吸引着更多的企业入局。
储能TWh时代即将到来,储能电池正在成为多方势力争夺的“高地”。新产业格局正加速到来,各方势力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共同推动储能电池领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