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这一常见的睡眠障碍,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四种情况: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醒后难以再睡、以及睡眠过程中时睡时醒、极易醒觉,甚至有些人会感觉似睡非睡,梦境连绵。针对失眠的治疗,依据其病因,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九类:
- 心肾不交型失眠此类患者不仅难以入睡,还常伴有心悸、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等症状。这多是由于心火亢盛于上,肾水亏虚于下,心肾不交所致。治疗时,可采用酸枣仁汤、抗中丹或《理虚元鉴》中的养心固本汤等方剂,以交通心肾。
- 血不上荣型失眠患者表现为多梦易醒,同时伴有心悸健忘、体倦神疲等症状。这主要是心血不足,脑部失养所致。治疗时,可选用八珍汤加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等方剂,以安心神;若属虚寒,则可用《证治准绳》中的远志饮子或十四友丸等方剂进行补益。
- 脑肾不足型失眠此类患者常感精神萎靡、头晕耳鸣、记忆减退,并伴有梦遗、早泄、腰膝酸软等症状。由于脑为髓海,肾生骨髓,用脑过度易伤肾气,肾虚则脑髓不足。治疗时,可采用六味地黄、杞菊地黄、麦味地黄等汤或丸剂,以滋补肾水,并加用枣仁、龙骨、牡蛎等收敛之品。

- 心阳亢盛型失眠患者表现为心悸不安、五心烦热、舌红脉数等症状。这是由于心火偏亢,阴阳失调所致。治疗时,应以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为主,并加用龙骨、牡蛎等潜阳之品。
- 阴虚不眠型失眠患者难以入睡或睡眠不实,常伴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等症状。这是由于阴津不足,血虚无以养心所致。治疗时,应以生津充血为先,可选用二冬、二地、二黄、元参、阿胶、花粉、石斛等滋养阴血之品,并加用安神之品。
- 阳虚不眠型失眠患者表现为多梦易醒、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等症状。这是由于阳气不足,阳不入阴所致。治疗时,应以益气为主,可选用人参、黄芪、白术、怀山药等固气之品。
- 胃实不眠型失眠患者表现为胸膈胀满、痰多色黄、恶食嗳气等症状。这多是由于痰火为患所致。治疗时,可采用半夏、茯苓等导痰化滞之品;若胃虚不眠,则可用半夏秫米汤合异功散或归脾汤进行治疗。
- 胆热不眠型失眠患者表现为睡眠不安、时时惊醒,并伴有胸胁胀满、口苦咽干等症状。这是由于胆热易致肝阳亢盛,上扰清窍所致。治疗时,可采用温胆汤去姜等方剂,以清胆中之火。
- 情志所扰型失眠此类患者常因肝经受病,为五志七情所扰而失眠。表现为少寐多梦、恶梦纷纭,并伴有心烦易怒、胸胁胀满等症状。治疗时,可采用炙甘草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方剂,以疏肝解郁、安神定志。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同时,免责声明: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18067918499(展位预定/会刊/门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