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近日,天津经开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捷报频传,一系列创新成果和项目的落地,不仅推动了园区新能源产业链的完善,更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了强劲动力。
创新技术引领发展
科技园内的普泛能源凭借自主研发的“低品位热驱动多元复合工质制冷(<0℃)关键技术及装备”,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工业2023二十大先进适用低碳技术”。这一技术的入选,不仅彰显了普泛能源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更为行业内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与此同时,华碳的新能源智慧光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项目也在滨海新区实现了应用,并已开工建设。这一项目的落地,标志着科技园在新能源智慧化应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新能源产业链生态初具规模
截至目前,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聚集了588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覆盖了新能源供给、碳交易、储能、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丰富了科技园的产业生态,更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2022年至今,科技园落地的新能源企业已突破200家,其中包括国电投、华能等一批产业“含金量”十足的央企。这些企业的布局,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园新能源产业的集聚化发展态势。
碳达峰实施方案助力绿色发展
为实现“双碳”目标,天津经开区于今年8月正式发布《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经开区将把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园区率先建成近零碳排放示范园区。
为此,科技园办公室联合北塘湾(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围绕建筑节能降碳、建筑供热降碳、绿色电力、电动车充电设施减碳等方面,推动近零碳园区建设。一系列智慧化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园区的能效水平,更为经开区实现梯次碳中和奠定了坚实基础。
“双碳产业联盟”发挥积极作用
自2022年7月成立以来,“双碳产业联盟”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联盟在科技园清洁能源使用、智慧化能源管理、低碳意识倡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一批优质的智慧化节能改造项目的建设。
今年以来,由联盟推动的天池北路和东海路新能源汽车集中充电站项目已建设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营。这两座充电站可满足60余台车辆同时充电,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园新能源产业链条。
打造新能源产业标杆项目
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天津市首个成规模M0新型产业用地项目——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这一产业园以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为标签,从建筑设计到施工均体现了“低碳+节能”的发展理念。
此外,科技园还在积极对接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其中100KW分布式能源项目已确定建设方案并即将启动。科技园与国网电动汽车服务(天津)有限公司也达成了合作意向,未来双方将在双碳创新充电及绿色交通等方面加强合作。
峰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今年内,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还将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举办“2023京津冀低碳创新发展论坛暨零碳智慧园区建设峰会”。届时,峰会将聚集国内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用能企业和综合能源服务商,共同探索园区近零碳建设路径,助力科技园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