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安全应急装备领域的发展,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应急管理部近日联合发布了《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该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目标
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安全应急装备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应用深度和广度将显著提升,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产业规模预计将超过1万亿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重点骨干企业。
二、重点领域与任务
计划聚焦地震和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城市内涝灾害、冰雪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城市特殊场景火灾、危化品安全事故、矿山(隧道)安全事故、紧急生命救护、家庭应急等十大场景,明确了各自的发展重点和技术攻关方向。
- 地震和地质灾害:发展多功能预警系统,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发展抢险救援、生命搜救、应急通信和供电装备。
- 洪水灾害:发展智能化洪涝预警及处置装备,提高预警避险、隐患识别、溃口封堵和救援能力。
- 城市内涝灾害:发展排涝救援、灾情信息感知与应急通信装备,提高排涝、救援和通信保障能力。
- 冰雪灾害:发展智能化除冰雪装备,提高道路抢通、通信线路与电网保障、恶劣环境下救援能力。
- 森林草原火灾:加强火灾监测预警、航空救援装备应用,提升灭火救援装备轻量化、机动化水平。
- 城市特殊场景火灾:发展特种消防救援、无人灭火、感温感烟传感、人员精准定位、个体防护装备。
- 危化品安全事故:发展少人无人化大功率灭火洗消、大型储罐火灾高效智能灭火装备,提高极端环境下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 矿山(隧道)安全事故:强化智能化、无人化装备应用,提高智能感知、预警预报能力,减少高危环境作业人员风险。
- 紧急生命救护:加大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推广力度,提高院前生命急救能力。
- 家庭应急:提升家庭应急包、长效环保灭火器、救生缓降器、应急电源等产品性能和质量,加大推广力度。
同时,计划还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繁荣产业生态等重点任务,包括开展重点装备研发攻关、打造研发创新及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先进安全应急装备目录、推进应用试点示范、完善重点装备产业链、加强企业培优、推动企业集群化发展、完善产业标准体系等。
三、保障措施
为确保计划顺利实施,提出了以下保障措施:
-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合作和部省联动,加强统筹协调;地方政府加强对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 加强政策支持:国家加大对安全应急装备发展的支持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安全应急领域项目纳入保险补偿范围,支持安全应急装备创新发展。
- 推进产融合作: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出资组建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申报专项,孵化培育初创企业。
- 加快人才培养:吸引和培养安全应急产业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安全应急相关专业。
- 加强培训和企业服务:发挥行业协会、联盟等第三方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行业政策宣传、标准宣贯、安全知识教育等。
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电话:18067918499(展位预定/会刊/门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