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普陀区,作为上海的教育大区,承载着超过十万在校学生的教育梦想。让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是普陀教育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在“十四五”期间,普陀教育以“适合教育”为核心,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9月24日晚,普陀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赵平,荣获第五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洵阳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朱乃楣,普陀区早教中心主任奚岚,曹杨二中党委书记侯文英,以及宜川中学校长高洁,共同做客上海教育大直播,分享了“适合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经验。
普陀教育的亮眼数字背后,是近年来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全面进步。普陀区拥有4所特色高中,占全市四分之一,其中曹杨中学更是全市第一所特色高中。此外,普陀区还有近20所市新优质学校项目校,公办幼儿园全部达到一级园标准,并涌现了3名“上海市教育功臣”。
赵平局长介绍,“十四五”期间,普陀区致力于办好每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上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上各中小学校齐头并进,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上百花齐放。
为加快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普陀区大力推进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形成了“六大教育集团”的多样样态。今年上半年,普陀区率先发布支持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的“政策包”,旨在通过一流课程和师资的流动,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适合教育”的理念,既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有教无类,又能够大规模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赵平局长表示,“适合教育”就是尊重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让教育为每一个家庭注入成长的喜悦。
洵阳路小学作为“家门口的好学校”典范,经过25年的持续改革,从一所薄弱学校蜕变而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朱乃楣介绍,洵阳路小学从研究学生起步,借助“画像式评估”,为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策略。学校还构建了“分科·综合”课程新体系,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要,并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学习。
在学前教育方面,普陀区是全市唯一一个所有公办园都成为市一级或市示范园的行政区。普陀区早教中心主任奚岚介绍,普陀区推进托幼一体化,逐年新增普惠性托育点,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每千人托位数达到4.5个的远期目标。此外,普陀还打造安全普惠的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实现一体化“为老为小”综合服务。
宜川中学则通过创新打造《中华书院》课程,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当代高中生的人文品格。该课程获得多项市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校长高洁介绍,学校还建设了校园、网络、书院现址三种形态的书院,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传统文化。
曹杨二中的“马协”社团,则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重要平台。党委书记侯文英介绍,曹杨二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社会实践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劳动体验、职业体验中不断成长。
此外,普陀教育还持续推进“一带三圈三集群”优质教育资源网的建设,通过加大“家门口好学校”的配置力度,实现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赵平局长透露,普陀计划在桃浦中以创新园地区建设一所新学校,进一步聚焦教育内涵的高质量发展。
普陀教育正以“适合教育”为引领,努力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国家战略布局贡献普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