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大英博物馆》短剧引热议-文物归还呼声高涨

  • 330
  • 来源:搜博网
  • 2023-10-04 18:46
  • 行业:
  • 近日,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网络短剧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不仅在国内引发了广泛关注,更在国际社交媒体上掀起轩然大波。该剧以一只化身为妙龄女子的中国玉茶壶为主角,讲述了她从大英博物馆出逃并与一名驻伦敦中国记者结缘,最终得以与家人团聚的感人故事。

    与此同时,8月16日,大英博物馆发表声明,承认此前被曝光的约2000件馆藏文物失踪的新闻属实,其中部分文物甚至被挂在网上低价出售。这一丑闻不仅暴露了大英博物馆在文物管理和安全防护方面的巨大漏洞,也再次引发了全球媒体和公众的关注,重燃了中国等文物原属国要求归还文物的呼声。

    《逃出大英博物馆》短剧的迅速传播以及对大英博物馆文物管理安全的质疑,不仅激发了中国网友的强烈共鸣,也让土耳其、伊朗、埃及以及非洲各国的网友纷纷加入呼吁大英博物馆归还文物的行列。这些声音汇聚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共同指向大英博物馆长期以来对世界各国文物的占有和管理问题。

    艺术.jpeg

    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拥有800万件藏品,其中大部分来自世界各国,且很多文物的来源并不正当。此次失窃案更是凸显了博物馆管理的混乱和安全漏洞。据《纽约时报》报道,大英博物馆的800万件藏品中,仅有约一半在电子数据库中做了数据编目,这意味着许多未编目的文物在失窃后甚至无法被及时发现。

    从文物档案管理的角度来看,所有文物单位都应认真做好文物档案记录。我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文物保护单位的记录档案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建立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类别、时代、价值、维修历史、保护范围等在内的详细档案。这些档案是文物的“户口簿”和“履历表”,对于文物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大英博物馆却连基本的文物编目都不齐全,这充分暴露了其管理上的巨大漏洞。事实上,大英博物馆文物失窃和监守自盗的新闻并非首次发生,这使得其此前声称的“能安全管理各国文物”的说辞不攻自破。

    文物是文明的印记,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精髓。对于流失在外的文物来说,回到故土才是它们的最佳归属。希望在全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流落在外的文物能够早日回归,让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让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

    电话:18067918499(展位预定/会刊/门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