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驱动未来-2023可持续设计峰会深度解读

  • 370
  • 来源:搜博网
  • 2023-10-04 09:07
  • 行业:
  • 2023年可持续设计峰会已于9月23日圆满结束。如今,“可持续”一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愈发频繁地出现,其内涵也日渐丰富,不再局限于狭义的“绿色”概念,而是扩展到了双碳目标(碳达峰与碳中和)、循环经济、绿色生态等多个层面的顶层架构设计。同时,它也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以一种存续的视角来处理我们与地球的关系,从日常细节入手,审慎地生活,追求每日健康、人性化的体验。

    为期三天的峰会围绕“设计可持续世界”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包括循环设计思维、零碳之道、构筑绿色未来、全方位的绿色酒店、人性化办公等六大板块。峰会虽已落幕,但留下的思考与洞见仍在延续,特别是关于如何以共情的目光去理解这个时代的议题。

    “可持续”作为发展目标,“设计”是思维方式与方法,而“共情”则如同一根隐形的线索,串联起我们对2023可持续设计峰会的重新解读。在现代化的飞速进程中,人们普遍面临着倦怠与无力感。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在办公室内获取更舒适、人性化的体验,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指出:“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员工幸福感及组织有效性紧密相关,而所有场所的健康都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他还提到:“设计是爱,是一种可以感知与传播的慈悲。”他们的实践从18年前设计一栋“会呼吸”的办公楼开始,通过本土、共享、低耗、低成本、可推广的方式,探索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在“人性化的办公场所”圆桌论坛中,Foster+Partners高级合伙人Pearl Tang分享了她的见解:人性化的办公场所首先要舒适,具备自然的通风和光线以及轻松的办公氛围;其次要在文化层面上塑造社区感,激发人们的创意与灵感;第三要实现多元化,让社会空间相互促进和影响;最后要满足营养和健康的基本需求。

    印.jpeg

    随着极端天气的频发,韧性城市的建设逐渐受到关注。建立韧性城市需要全局思维、整合思维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从基础设施、交通、住房到社会服务和自然环境,这些都在相互作用,而“自然”也是城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筑土国际首席建筑师郭而立提到了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提出的“亲生物性”概念,即人类与自然和其他生命形式有着天生的联系,这种联系对我们的福祉有着深远的影响。MCA建筑事务所创始人Mario Cucinella则分享了“自然友好设计,生物多样性”的主题,他强调建筑应再次平衡人类的创造力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共筑绿色未来”圆桌论坛中,MVRDV上海办公室的资深建筑师蔡哲理提到了建筑师如何突破边界进行设计。他们采用建筑信息化方式,对建筑构件进行记录和管理,以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利用。筑土国际首席建筑师郭而立则提出了一个系统化的方式来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减少碳排放,包括交通和建筑的碳排放减少、碳补偿和碳封存等策略。

    瑞安新天地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张斌则强调了“自然”在可持续社区营造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可持续绝非一个虚的概念,而是与每个人的行为、企业的每个决定和经营活动都息息相关。他提到社区不仅仅是人群的聚集,更是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组织制度。要打造未来的可持续社区,需要充分尊重项目所在的时间、人和地域等变量。

    循环经济设计是所有企业必经的“转型之路”。在循环经济中,每个产品都经过精心设计,可用于多个循环,不同的材料与生产制造的循环皆经过仔细考量搭配。从产品设计端就以生命周期思维出发,考虑到生物与非生物的资源循环过程以及分解再利用的可能性。阿迪达斯Boots跑鞋系列使用可回收的尼龙材料,就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实践中的体现。同时,要改变消费者的习惯,还需要考虑他们的情感体验。

    总之,2023年可持续设计峰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让我们共同探讨如何以设计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变革。虽然峰会已经结束,但留下的思考与洞见将继续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绿色、健康、人性化的未来。

    电话:18067918499(展位预定/会刊/门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