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在中国文化中,只需一眼就能识别出一幅描绘特定神话故事的画面。比如这幅创作于明代早期并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缂丝作品,就展示了嫦娥及其侍女们手持桂枝、花瓶、灵芝和如意等物品的场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画面中央的玉兔前方奇石上也有一株灵芝。
灵芝与玉兔的文化意义
这种灵芝图案不仅出现在上述缂丝作品中,还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黄地桂兔纹妆花妙》。这件明宣德时期的丝织品长47厘米、宽48.5厘米,其构图以三行小兔为主体,间饰菊花和牡丹。每只兔子都抬头仰望,有的口衔灵芝,有的口衔桂花。故宫网站特别提到,这是南京云锦织物中的精品之一。今年春节期间,北京故宫更是以此为底图制作了“前兔似锦”的新春壁纸,向公众传递美好的兔年祝福。
永生之药:灵芝的传说
灵芝在文物中常常与玉兔、嫦娥联系在一起,暗示着玉兔为嫦娥捣制的仙药可能正是具有延年益寿功效的灵芝。一件清代道袍上的刺绣图案描绘了一个由桂树、灵芝和祥云交织而成的美丽月宫,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寓意深远的神话场景。根据史密森尼设计博物馆—库珀·休伊特分馆(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的解释,月桂树下的玉兔正在调制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神话起源与演变
最初,捣药兔的服务对象是掌管众女仙的西王母(王母娘娘),而非嫦娥。直到后来,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获得的仙药才飞升至月宫。1955年,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清白乡出土的“东汉西王母画像砖”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画面上跪姿呈献灵芝的玉兔正是为西王母捣药的形象。
对永生的渴望
无论是掌管不死之药的西王母,还是被视为千岁神兽的玉兔,或是被认为能使人延年益寿的灵芝,乃至总是能够“圆满归来”的月亮,以及追求青春不老的嫦娥,这些神话背后都蕴含着古人对永生的向往。尽管现实中永生无法实现,但保持健康长寿却是可以追求的目标。
最后,引用明代画家王谷祥在扇子上所绘的“月桂芝兰”(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及题词:“一帘风色对蓬壶,满座天香桂苑浮。万载长春清气冷,灵芝岁岁祝中秋”,祝愿大家福寿绵延,永远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