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也是吃瓜好时节。日前,记者走进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曾集镇龚庙村的西甜瓜和哈密瓜种植基地,浓郁瓜香扑鼻而来,一株株翠绿硕大的枝叶下,随处可见圆溜溜的哈密瓜悬挂在藤蔓上,让人垂涎欲滴。
“刚刚卖了一批,这是第二批,再过一周就可采摘上市了!”正在瓜棚里梳理瓜条的荆门市沙洋县绿悠缘家庭农场负责人任飞林告诉记者,“因为农场所施肥料全部利用周边养殖场鸡粪发酵而成,几乎不用化肥,种出来的瓜香甜可口,6元/斤还供不应求。而且亩均产量达到8000斤,增产10%以上。”任飞林说,他的100亩瓜棚采用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后,一年节省肥料7万多元。
自2021年农业农村部支持湖北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以来,湖北各地积极推动粪肥还田,开展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减肥增效”成效显著。
推进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是关键。湖北省耕肥总站成立7个专家组,分赴17个市(州)、相关重点县(市、区)分片指导服务。“依托专家指导组,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通过培训会、观摩会等形式,对服务主体和种养殖大户进行指导,提高了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湖北省耕肥总站站长余秋华介绍,通过广泛政策宣传,湖北还成功吸引了社会资本投入3.26亿元,用于粪肥收集、处理、输送和施用等相关设施建设及设备更新。
两年来,湖北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粪肥还田模式不断完善。同时带动施肥方式持续优化。今年在小麦、水稻、油菜等作物收割季,湖北还发动各地组织联合收割机装配粉碎装置下田,在收割农作物时对抛出的秸秆,落地前实施切碎处理,均匀抛撒还田,解决了大量秸秆还田处理困难的问题,有助于秸秆还田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武穴市大金镇周干畈田间调查统计显示,秸秆还田对农作物产量、土壤有机质含量、耕作层容重、农作物抗逆性等都有明显影响,秸秆还田比不还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2.63g/kg,全氮含量增加0.15 g/kg,有效磷增加0.32 mg/kg,速效钾增加27.29m g/kg,缓效钾增加35.13m g/kg,秸秆还田的田块较不还田耕作层增厚10cm以上。耕地质量明显提升,化肥施用量明显减少。
目前,全省粪肥还田(含商品有机肥)试点面积已超过300万亩,效果监测显示,湖北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区作物平均增产3.12%,节本提质增收1.82亿元,年减施化肥纯量超过4000吨,化肥减量达到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