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9月22日,河北衡水武邑县的李先生反映,其母亲在武邑县医院接受子宫脱垂手术治疗时,被要求在麻醉后支付13000元现金给专家作为“飞刀”费用。此事经医院和卫健局回应后,引发了社会对于“飞刀”现象的再次关注。
所谓“飞刀”,是指医生利用休息时间私下到其他医院进行手术,这一现象在国内已有多年历史。对于偏远和医疗不发达地区的患者来说,“飞刀”是难得的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机会;对于专家来说,能扩大影响力并获得报酬;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则有助于提升诊疗水平。然而,“飞刀”现象虽然看似一举三得,却多次成为医患矛盾的催化剂。
早在1999年《执业医师法》出台后,“飞刀”就成为了违法行为。该法规定,医师必须在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若去其他医院会诊、做手术,必须要拿到会诊单。但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以及患者、医院和专家三方的需求,“飞刀”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于“飞刀”带来的积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舆论的方向已经悄然发生转向。在此次河北武邑县医院的“飞刀”事件中,网友和官方纷纷为医生站台,认为外地专家跨区域手术是通行做法,收取现金的做法应该合规。经卫健局调查后,判断医院不存在过错行为,只是医院和患者家属沟通不到位,存在误会。
然而,“飞刀”现象作为潜规则,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弊病。现有的制度无法充分保障医生和患者的利益,使得医患双方都处于风险之中。尽管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但还有许多灰色地带未被明确,如专家费的指导价、收取流程等。
对于医生来说,“飞刀”过程中需要承担很大的职业风险。由于对患者不了解、手术环境陌生、和麻醉医生等配合不娴熟等原因,医生可能会遭遇医疗事故等风险。而对于患者来说,由于存在巨大的信息差和专家费指导价不明确等问题,也可能遭遇“狮子大开口”的情况。
因此,为了规范“飞刀”现象,确保医疗安全并充分体现专家的技术价值,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章程规范。这不仅可以让患者的钱交得安心、专家拿得放心,还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也需要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共同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