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印发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旨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加速专利产业化进程,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该方案由国务院办公厅于2023年10月17日发布,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
一、总体目标
该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专利产业化,旨在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通过有效利用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双重作用,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有机聚合。方案提出,到2025年,将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显著提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产业化率,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并培育一批掌握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加速形成重点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竞争优势。
二、主要措施
- 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建立市场导向的存量专利筛选评价、供需对接、推广应用机制,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未转化有效专利全覆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按产业细分领域向企业匹配推送专利,促成供需对接。
- 促进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融资路演活动,帮助企业对接优质投资机构。推动专项支持的企业进入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规范化培育和投后管理。
- 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培育和发现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建立关键核心专利技术产业化推进机制。支持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创新联合体,推动创新主体提升国际标准制定能力。
- 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完善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平台,全面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工作。制定出台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国家标准,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监测评价。

三、打通转化关键堵点
- 强化高校、科研机构专利转化激励: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新模式,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推动实施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强化职务发明规范管理。
- 提升专利质量:在涉及专利的考核中突出质量和转化运用的导向,避免设置专利申请量约束性指标。将专利的转化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引导企业提高专利质量效益。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地方知识产权综合立法和保护体系建设,为专利转化运用提供有力保障。
四、培育知识产权要素市场
- 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市场体系:完善专利权转让登记机制和专利开放许可相关配套措施。优化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体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知识产权运用网络。
- 推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加大知识产权融资信贷政策支持力度,探索创业投资等多元资本投入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险服务体系,探索推行涉及专利许可、转化等保险新产品。
- 完善专利转化运用服务链条:引导专利代理机构拓展服务领域,提供集成化解决方案。培育一批专业性强、信用良好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专家型人才。
- 畅通知识产权要素国际循环: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探索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开展专利推广应用。
五、强化组织保障
- 加强组织实施:成立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的专项行动工作专班,落实相关决策部署,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各地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将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 强化绩效考核:定期做好分类统计和总结上报工作,公布实现显著效益的高价值专利和企业。将专项行动绩效考核纳入国务院督查事项。
- 加大投入保障:落实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 营造良好环境: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加强宣传引导和经验总结,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专利转化运用的良好氛围。
该方案的实施将有力推动专利产业化进程,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电话:18067918499(展位预定/会刊/门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