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纵观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大国崛起之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为其提供了关键支撑。而科学技术跃进的核心要素,正是国际化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源于国际化一流大学,因此,一个国家若未能办好国际化一流大学,便难以自主地培养这些宝贵人才,从而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进国际舞台的中央。在此背景下,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懂世界、懂本国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能够用世界的眼光统揽全局,引领世界的战略发展。然而,长期依赖其他国家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并不可靠,只有自主培养,才能真正了解本国发展的难题,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国家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统筹部署,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自2014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便肩负着自主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使命,致力于探索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路径。
一、传承与创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办学实践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秉承香港中文大学的优秀办学传统,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优秀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同时,学校也坚定履行教育部批准设立时的要求,积极探索建设国家高水平大学的新路径。
近十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制度优势、香港“一国两制”优势以及深圳的“双区”建设优势,实现了高质量快速发展。学校现建有多个学院及研究生院,在校学生人数过万,连续四年位居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软科排名榜首。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深港两地联动合作的独特区位优势,在人才引进、书院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深港合作和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标杆。
二、国际化办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体制机制与模式
自主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需要真正采用国际规则,办好开放式的国际化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实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机制: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邀请香港和广东两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担任理事,全面规划、决定及监督学校各项工作。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学校的各方面建设保持国际认可的水准。
凝聚全球一流师资队伍:学校坚持面向全球遴选顶尖师资,引进教授的标准参考世界排名靠前的著名大学。为保证国际化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学校制定了科学合理、激励有效、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和学术评价标准。截至目前,学校已面向全球招聘引进了数百名国际知名学者,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多国院士等优秀人才。
建设新兴交叉重点优势学科:学校深入调研大湾区及国家的需求以及学科发展的国际趋势来设立学科,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目前已经设立多个研究院、本科专业和硕博研究生项目,部分学科的建设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
三、迈向世界一流:持续为自主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提供支撑
提升自主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与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来十年的战略发展目标。学校将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战略部署引领下,继续深化合作、开拓创新,瞄准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为此,学校将继续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优势,为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条件;继续发挥深圳区位优势,集聚国际一流人才破解“硬技术”难题;更加注重人文艺术教育,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同时,学校还将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建立国际联合创新平台,完善教师交换共享机制,为自主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展望未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一如既往地秉持香港中文大学的优秀办学理念,深深扎根于深圳这片创业热土,以坚定步伐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探索新路径,为实施教育强国战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