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随着AI大模型的蓬勃发展,算力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以GPU为代表的算力芯片成为市场焦点。全球AI算力提供商巨头英伟达凭借其强大的市场地位,率先占领了AI大模型算力芯片市场,市值已突破万亿美金大关。面对这一诱人的市场蛋糕,众多科技巨头纷纷下场自研AI芯片,希望能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
ChatGPT的打造者Open AI已经明确表示正在探索自研AI芯片,并已评估潜在的收购目标,以加速自研芯片的研发进程。与此同时,微软也计划在即将举行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推出其首款专为支持人工智能(AI)而设计的芯片,旨在降低成本并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这款芯片专为训练和运行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设计,显示出微软在AI芯片领域的雄心壮志。
科技巨头自研AI芯片的趋势日益明显。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热潮席卷全球,算力焦虑成为各大厂商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AI大模型在运行背后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撑,因此,自研AI芯片成为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途径。谷歌、亚马逊AWS、阿里巴巴、百度、华为、Meta等大厂均已开启自研AI芯片之路,期望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在中国,尽管人工智能芯片行业起步较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国主要的AI芯片公司有寒武纪、华为昇腾、壁仞科技、燧原科技、海光信息、沐曦科技、天数智芯等。随着国产AI芯片的全面爆发与增长,更多的AI芯片独角兽企业也在逐渐崭露头角。
数据显示,预计2023-2027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持续上涨。到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881.9亿元。这表明中国AI芯片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我国有关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融资规模也迎来暴涨,尤其是以AI芯片等为代表的AI基础层投资不断增长。2016-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单笔融资金额整体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今年以来,生成式AI浪潮席卷全球,激发了新一轮AI的投融资热潮。近日,云端AI算力企业燧原科技宣布完成了高达20亿人民币的D轮融资,进一步证明了中国AI芯片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大算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AI商业化应用将加速落地。这将进一步推动AI芯片需求的持续增长,为AI芯片行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AI芯片行业将持续蓬勃发展,为数字化、智能化的科技世界提供坚实的力量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