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自2015年正式挂牌以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持续深化制度创新,积极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不断推动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与国际接轨。八年间,天津自贸试验区累计实施了615项制度创新措施,其中33项改革试点经验和6个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复制推广,为天津的对外开放打开了又一扇新窗口。
在制度创新方面,天津自贸试验区始终走在前列。党员干部员工深入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一步落实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数字贸易、营商环境等领域的制度型开放试点任务。通过构建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天津自贸试验区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
在货物通关便利化方面,天津自贸试验区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我国重要的红酒进口口岸,天津自贸试验区允许进口标签中包含特定描述词或形容词的葡萄酒,这一措施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费用。同时,天津自贸试验区还实施了不因原产地证书存在微小差错或文件之间细微差异而拒绝给予货物优惠关税待遇等措施,进一步方便了企业开展业务,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在特色产业布局方面,天津自贸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破解了一系列难题。例如,通过实施“白名单”制度,生物医药企业可以凭认定文件代替《进口药品通关单》办理进口申报验放手续,这大大简化了进口流程,加快了研发进度,保障了研发成果向产品的快速转化。在改革创新引领下,天津自贸试验区培育出了一批特色产业,如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保税维修等,同时二手车出口、生物医药、网络货运等新兴产业也发展迅速。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天津自贸试验区持续发力。天津自贸区法院东疆融资租赁中心法庭作为全国首个聚焦融资租赁领域的专业法庭,为推进自贸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司法服务保障。此外,天津自贸试验区还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一系列便利举措,如租赁SPV公司注销“白名单”“最简告知承诺”审批、“拿地即开工”、经营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等。这些举措的落地让天津自贸试验区这片开放高地展现出了强大的“磁力”。
截至今年7月底,天津自贸试验区实有经营主体已达8.36万户,是成立前的3倍。用全市1%的区域面积,天津自贸试验区贡献了超过15%的税收和30%的进出口额,为全市经济增长和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贡献了天津的智慧方案。未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将继续深化制度创新,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