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伊春林区,小兴安岭纵贯全境,这里是生态保护的宝地,也是国家重点火险区。长期以来,伊春市政府与林管局政企合一,森林防火体系运行顺畅。然而,随着2018年重点国有林区改革、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和地方党政机构改革的深入,伊春林区运行了40多年的森林防火体制机制迎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时代森林资源保护的重任,伊春市积极应对,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指挥、企业主防主战的党政企一体化防火工作新体系,全面提升森林防灭火能力。
破界融合,构建协同指挥体系
为了打破职能边界,伊春市制定了《伊春市森林防灭火体系改革方案》,撤销了原有的森林防火指挥部,成立了新的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形成了政企融合、协同联动的指挥体系。同时,伊春市还构建了市应急指挥与各县(区、市)“1+10”应急指挥体系,以及市应急指挥与各县(区、市)、伊春森工集团“1+10+17”森林防灭火指挥体系,实现了森林防灭火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的深度融合。
在指挥信息系统方面,伊春市新建、改建了市县两级应急指挥中心,并实现了与国家、省、市、县(区)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国有林区各森工单位、地方林业各部门的互联互通。此外,伊春市还将全市划分为南中北三大战区、10个防区,形成了战区、防区、地区三级作战指挥体系,确保森林防灭火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四网”同筑,构建全域防范体系
预防是减少和避免森林火灾发生的关键。伊春市围绕观察监测网、通信联络网、道路交通网、林火阻隔网“四网”建设,着力构建全域防范体系。目前,伊春林区已建成防火瞭望塔164座,配备地面巡护人员2035人,形成了“天、空、地”立体式瞭望监测体系。同时,伊春市还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合作,搭建了科技创新应用平台,解决了扑火前指到扑火队长“最后一公里”的通信联络问题。
在道路交通网方面,伊春市持续加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林区平均路网密度从2018年的每公顷1.3米提升至目前的每公顷2.5米。此外,伊春市还大力开展林火阻隔带(网)建设,形成了自然、工程、生物相结合的网格化阻隔体系。
“四化”同建,构建一体化作战体系
为了打造能力素质过硬的现代化扑灭火队伍,伊春市深化扑火队伍专业化、扑火装备机械化、扑火作战科学化、队伍管理军事化“四化”建设。伊春市科学制定《伊春林区森林防灭火队伍训练大纲》,指导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开展体能和专业技能训练。同时,伊春市还不断提升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装备现代化水平,配备了大量扑火装备和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
在扑火作战方面,伊春市结合不同火险区域和火灾类型,精准分类、精细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此外,伊春市还推行队伍管理军事化,通过严格的管理和训练,打造了一支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的森防“铁军”。
牢记嘱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漠河考察时指出,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伊春市干部群众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伊春市已吹响2023年秋防战役“集结号”,坚决完成守住森林防火“三个不发生”底线的目标。伊春市将继续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不断提升防灭火能力,为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