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绘画-历史评价与市场价值的双重审视

  • 338
  • 来源:搜博网
  • 2023-10-05 12:22
  • 行业:
  • 在中国绘画史上,“四王”流派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存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曾疾呼:“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徐悲鸿亦批判道:“董其昌为八股山水之代表,其断送中国绘画三百年来无人知之。”长期以来,“四王”被视为文人画的终结者,备受訾议。然而,在故宫文华殿书画馆开幕的“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上,我们不难发现,“四王”的影响并未真正消逝。

    吴昌硕曾言:“我愿学者宗四王,譬如饮者对醇酒。”齐白石、黄宾虹、吴湖帆、陆俨少等一代大家,虽个性鲜明、风格独特,却都深受“四王”一脉的熏陶。对后世画家而言,“四王”不仅是山水画程式的源泉,更是他们在历史经典中汲取养分、实现自我升华的基石。

    自问世以来,“四王”绘画便备受推崇,市场地位显赫。乾隆后期至嘉庆道光年间,李公麟、黄公望、王蒙、仇英等名家作品虽价值不菲,但“四王”中的王时敏、王翚之作亦已崭露头角,价格不菲。至光绪年间,“四王”作品更已赶上宋元书画的价位。民国初年,“四王”作品仍居高不下,王翚的长卷甚至有人愿以巨资购进。

    书3.jpeg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深和内地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四王”书画艺术品更受艺术界和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四王”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如王时敏的《仿各家山水册页》、王翚的《唐人诗意图》手卷、王原祁的《秋林远黛图》及王鉴的《仿古山水册》等,均拍出天价。

    然而,在追求“四王”佳作的同时,我们亦不应忽视清代后学的佳作。如清光绪时期著名画家王恩隆,其山水借鉴王翚,走兽学郎世宁,晚年患目疾后作画更显神趣,备受张大千等国画大师推崇。清末著名画家杨昌沂,山水宗“四王”,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北宗技法,创造出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清末画家章廷熊,工山水,笔墨精到,设色雅逸,画风新颖奇异,深受沪商和日本市场喜爱。清代著名山水画家顾沄,由“四王吴恽”入手,上探元、明诸家,墨法明润秀雅,笔意疏古清丽,功力深厚。

    综上所述,“四王”绘画虽在历史长河中备受争议,但其市场价值和艺术成就却不容忽视。同时,清代后学的佳作亦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借鉴。在欣赏和收藏“四王”作品的同时,我们亦应关注并挖掘这些后起之秀的艺术价值。



    电话:18067918499(展位预定/会刊/门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