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不仅是首都北京的职责所在,更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城市更新不仅关乎首都的发展蓝图,更与每一位市民的美好生活紧密相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北京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更新之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优秀案例。
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北京市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宣南地区四片历史文化街区中唯一尚未大规模开发的瑰宝。这片街区位于牛街街道东侧,占地面积约16.16公顷,其独特的竖胡同肌理见证了北京城市空间的历史变迁。
近年来,北京宣房大德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的实施主体,积极践行名城保护理念,深入挖掘街区文化,致力于提升街区活力。在改善民生、完善街区功能的同时,宣房大德公司特别注重将文保、艺术、教育与社区营造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活动,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关注并参与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来。
自2018年8月起,宣房大德公司连续举办了多场以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为主题的青少年儿童名城保护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历史文化街区特征介绍、非遗传承体验、儿童绘画与涂鸦创作等多个方面。通过孩子们的视角和笔触,法源寺街区的独特魅力得以生动展现,同时也激发了更多人对街区保护改造提升的关注和参与热情。
其中,“温馨小院儿”儿童绘画活动让孩子们在四合院中亲身体验并描绘出心中的小院儿景象,激发了他们对老北京韵味的热爱与向往;“儿童文保画展”则以孩子们的独特视角展现了法源寺文保区的风貌特色,通过扫描画作上的二维码,观众还能获取更多关于所画建筑的历史文化信息,进一步拓展了文保知识的传播范围;而“胡同创作涂鸦墙”活动则让孩子们用色彩和创意为街区增添了一抹亮色,展现了小小胡同美化师的艺术审美与动手能力。
此外,宣房大德公司还邀请非遗手作老师举办掐丝珐琅茶垫手工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中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与利用”为主题开展青少年城市探索研究班,通过项目制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探索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实地感受历史街区更新成果。
这些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充分调动了历史街区居民参与名城保护的积极性,为街区带来了活力与生机,还通过与社会名城保护公益组织、少儿艺术团体、图书馆、街区在地商户等多方合作,实现了公益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并得到了广泛传播。
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该系列活动已累计开展9场,吸引约150名儿童、200名文保区居民参与,观展人数更是超过1300人。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街区改造更新的使命感,还激发了社会各界对法源寺街区的关注与支持,推进了参与式社区营造模式的常态化发展。
法源寺街区的更新改造实践充分证明,文保、艺术、教育与社区营造的结合是街区更新的新方向。通过引导青少年深入身边的街区,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参与历史街区共建,不仅能为街区发展提供新的养料,还能在传承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北京将继续探索更多富有创意和实效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更新之路,让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