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是实现“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2022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的通知》,指导各地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福建省积极响应号召,大力实施“项目工作法”,推动环境治理产业化。
福建省的“项目工作法”
自2022年以来,福建省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组织各地持续策划生成和滚动接续一批批生态环境领域的重大工程。这些措施不仅扩大了有效投资,还引导相关装备制造产业落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多要素谋划,做大项目规模
- 聚焦目标任务:围绕“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等核心目标,策划项目。
- 系统治理:坚持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多环境要素控制,分区域、流域、海域、行业进行项目谋划。
- 民生福祉:融入城乡品质提升、乡村振兴等战略,整体谋划项目。2022年以来,全省累计策划生成2953个项目,总投资达4325亿元,同比增长一倍以上。

多层次保障,做实项目落地
- 多方联动:省级点题、市级主导、县级生成,与发改、财政等部门通力协作,共建共享省级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库。
- 多措并举:全年开放项目申报,实行季度调度、评审、通报和协调机制,确保项目竞争择优入库。
- 多元支撑:构建政策支持、金融服务、专家智库等六大平台,提供全链式精准服务,促进多方合作。
多元化统筹,做好投融资支持
- 财政资金投入:每年各级财政投入逾200亿元支持项目建设。2023年以来已投入36.11亿元,较2022年增长64.66%。
- 金融“活水”注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2022年以来审批1862个项目,授信4533亿元,实际投放1785亿元。
- 社会资本引入:探索“生态治理+产业开发”模式,市场主体投资建设运营生态环境项目,推进EOD项目67个,总投资1750亿元。
多维度发力,做强环保产业
- 打通产业链:推动环保产业化,构建上下游联动、大中小协同的发展体系,2022年全省环保产业总产值近2400亿元,年增幅约6%。
- 打造领军企业:6家环保企业在主板上市,42家企业入选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名单,近百家企业成为省“专精特新”环保中小企业。
- 打响地方品牌:支持企业研发新技术、生产新装备,已有33项环保技术入选国家目录,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
电话:18067918499(展位预定/会刊/门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