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集装箱进口量达到2190万标准箱(TEU),同比下降12.6%,标志着今年美线进口持续放缓的趋势。面对这一形势,许多货代和外贸从业者心中不禁产生疑问:今年的美线旺季还能否有所作为?
随着四季度感恩节、圣诞节等美国最大消费季的临近,市场关注的焦点逐渐转向美国大型贸易百货商的库存情况。据各财报显示,这些百货商的去库存进度已基本完成。然而,加利福尼亚州的货代专家罗杰对此并不乐观。他指出,尽管当前库存水平较疫情前低,但各大零售商因对未来消费缺乏信心,缺乏大幅补库存的动机。罗杰认为,今年的旺季可能难以如期而至,美国的消费趋势已转向旅游等领域,而非传统的家具、电视等商品购买。
罗杰进一步分析道,美国失业率低、工资上涨,但出行成本高昂,酒店价格至少上涨了30%-40%。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未来几个月美国的需求量可能会延续2019年的趋势。不过,他也提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如海外中小企业采购者逆流而上,更多考虑产品和成本,利用日益完善的数字化基建进行跨国直采。
敦煌网集团物流供应链副总裁刘朔湖同样观察到了中美外贸大盘数据下滑背后的积极动向。他表示,地缘政治经济影响叠加美国消费降级,但海外中小企业采购者的活跃、跨境B2C全托管模式的发展以及中国制造/白牌属性产业带的增速明显,为外贸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义乌市场对美出口增速超过70%,显示出一大批专精生产与研发、产品质量好的中国商家正在通过多渠道方式实现品牌出海。
在数据方面,虽然美国进口集装箱量持续下降,但一些国家的出口表现却有所亮点。例如,8月份中国对美出口集装箱同比下降14.4%,但日本对美国出口的集装箱量却飙升11.6%。罗杰认为,这反映了货品在出口国方面的转移,以及美国消费习惯的改变。他指出,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零售总额跌幅并不明显,但消费重心已转向服务业,包括餐饮和旅游。
对于未来的美线市场,罗杰预判今年的圣诞销季可能不会像去年那样疯狂,但过节礼物等刚需消费仍会存在。同时,他也提到了一些热销货品的转变,如美容产品等小商品的销售表现较好。而刘朔湖则强调了中国制造在跨境电商领域的竞争力,以及通过产品力驱动销售、多渠道品牌出海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尽管美线进口放缓给外贸带来了一定挑战,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通过关注海外中小企业采购者的需求、利用数字化基建进行跨国直采、发展跨境B2C全托管模式以及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影响力等方式,中国外贸企业有望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