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正在国家会展中心如火如荼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吸引了全球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余家企业参展。展会不仅吸引了超过十万人的观展热潮,还见证了千余项新技术、新成果的集中发布。作为工博会的主办城市,上海更是借这一国际盛会的“东风”,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热门之地。
9月20日,第23届工博会同期活动——“投资上海·相约工博”招商合作推介会在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此次推介会上,近200家投资机构和投资项目进行了深入对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午,上海17个重点产业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总投资金额高达88亿元,其中包括7个“工业上楼”项目,涉及生物医药、生命健康、先进材料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在推介会上表示,上海正积极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等各类主体参与智造空间建设,力争在三年内推出3000万平米的智造空间,其中生物医药板块将达到500万平米。上海旨在通过这一举措,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世界一流企业。同时,上海还将优化规划调整环节,释放制造业发展空间,对于存量工业用地提升容积率的项目,将不再补缴土地价款。
“工业上楼”这一创新概念,正是上海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释放生产力、提升工业比重的重大举措。在土地资源紧缺、用地成本高昂的背景下,上海与深圳等城市纷纷提出了“工业上楼”的理念,旨在通过垂直化空间形态,将传统单层铺开的扁平式厂房转变为高层楼房,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办公,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和经济密度。
在此次推介会上,中国宝武宝地资产和金桥集团分享了上海打造智造空间的先行举措。宝地资产宝武吴淞园特钢先行启动区聚焦构建“1+3+1”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宝武、宝地生态圈作用,建设“三最”产业积聚地,成为上海“工业上楼”的先行者。金桥集团则推出了上海金谷智能终端特色产业园智造空间项目——金桥·擎天,该项目以高端装备为产业方向,集重生产、中试、轻工业及配套于一体,打造属于上海的“摩天工厂”。
作为工博会的承办单位,东浩兰生(集团)在联合重组十周年之际,同步发布了《关于促进展商变投资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东浩兰生集团总裁李栋表示,集团将积极发挥人力资源、会展赛事和国际贸易业务的优势,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上海工业总产值已迈上4万亿元台阶,“3+6”新型产业体系、四个“新赛道”和五大未来产业集群将成为上海未来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
为激发“工业上楼”的积极性,上海将强化资金支持,对经认定的单个优质制造空间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资金奖励,并鼓励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支持项目建设。同时,上海还将推出产业综合用地,加强产业功能混合,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紧密衔接,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业内人士指出,上海此次在“投资上海·相约工博”招商合作推介会上提出的“工业上楼”打造智能空间概念,正是率先响应工博会主题“碳循新工业、数聚新经济”的体现。在中国制造自动化、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的道路上,上海通过推出7个“工业上楼”项目,为吸引机构入驻搭好了平台,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和低碳转型。
此次工博会不仅吸引了全球数千家工业企业参加,还为这些企业植根中国市场提供了一切便利。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在9月8日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正积极推动一般制造业领域全面开放,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增强外商在华投资信心。
李栋在推介会上强调,我国数字经济的经济增长引擎作用持续增强,数字技术正在与国民经济各行业深度融合。东浩兰生将积极参与办好“投资上海-全国行”活动,锚定国家战略重点发展区域,推动跨域产业合作交流,为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23年9月19日至2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展览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吸引了2800余家参展企业。这一国际盛会不仅展示了全球工业的最新技术和成果,更为上海乃至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