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中国国际海事展将于今年十二月在上海召开。作为海事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级海事论坛重点聚焦海事业的热点话题。刚刚结束的MEPC 80的会议成果,将对海事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为了及时准确地理解会议内容,我们将以“Marintec Innovation Dialogue”(创新对话)为主题,邀请有关权威人士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对策。
感谢大家的支持!
图源:甘少炜
此次参加Marintec Innovation Dialogue的是来自中国船级社(CCS)武汉规范所副所长(主持工作)甘少炜先生,我们来一起听听甘所长对MEPC 80会议的深度解读。
主持人:王金宝博士xa0 ITTC营运性能委员会原主席xa0 SSNAME国际交流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高级专家
王:本次会议盛况空前,也反映了整个海事业对会议的重视。为了明确国际海运业脱碳路径,会议通过的战略中确定了2050前后的目标,并设置了2030和2040“指示性校核点”,您认为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
甘:这次会议通过了2023年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进一步大幅收紧了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并且在这个战略中设置了2030和2040年两个所谓的指标性或者是指示性的校核点。
大家可以看到,和2008年的这个减排初步战略相比,减排目标进一步趋严,减排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尤其是2030年到2040年这十年间温室气体减排的总量,(请注意是总量,不是强度),总量要下降50%的幅度,这个要求是非常高的。另外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上述所提到的减排目标,关注的是船舶所采用燃料的全生命周期的排放,而不仅仅是船端的排放。所以我们建议国际航海事行业要提前做好准备,特别是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我个人认为需要开展针对性的技术攻关。
一、要继续强化各类能效措施的应用。我们认为提升船舶能效是永远有效的措施,不管将来是采取替代燃料也好,还是采用碳捕捉也好,还是其他的措施也好,提升能效永远有效。
二、建议大家要特别关注替代燃料船舶技术的研发。面对2040年至少降低70%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船舶需要大规模的使用绿色燃料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绿色燃料技术在未来十年可以预见将会快速的发展,那么船舶行业应该做好对应的应对,包括绿色燃料船舶的设计、绿色燃料动力装置的开发,等等。在这些绿色燃料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关注的首要问题仍然是安全问题,无论是在设计安全还是在建造安全,还是在营运安全和最后的船舶维护的安全方面,我们都需要一起去做相应的努力。
三、要继续探索船舶二氧化碳捕集和储存技术的可行性。船舶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是船载的碳捕捉普及技术暂时不成熟仍然处于是试点阶段。二是船上的碳捕捉装置较为复杂,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船上布置存在难度。目前船载碳捕捉技术的能耗还是比较大,运行的成本也比较高,另外减排效果还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后端对捕捉之后的二氧化碳的储存仍然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国际海事组织对于采用碳捕捉的方式实现减排仍缺乏相应的规则和标准。
王:新的减排战略提出替代能源和技术占比要至少5%,力争10%这样的目标。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您对此有何建议,技术方面还面临哪些挑战?
甘:当前国际航运业对于零排放燃料和技术的应用实际上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实船应用的案例相对还是比较少。2030年距离现在只有七年的时间,这个目标可谓迫在眉睫。为了推动行业向这个目标迈进,我个人理解应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个是在供给端,另一个是在应用端。
从供给端看,航运业每年消耗近四亿吨传统的燃油,那么零或是近零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绿色燃料的应用占比要达到5%或10%,就意味着到2030年将有两千到四千万吨的传统燃料要被绿色燃料所替代。我认为在供给端需要推进绿色燃料制备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特别是产业化,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供应能力为航运业提供产量充足、供应可靠、成本可负担的绿色燃料。
从应用端看,我认为现有船可能是提升绿色燃料应用占比的一个主体,因此面向2030年预测燃料应用占比中的中短期目标,应该采取现有船为主,新造船为辅的推进策略。对于现有船可采取与现有动力系统相适应的燃料,比如说生物柴油这种即加即用型的燃料,以便在现有的船上较快的推广应用。或者也可以改造现有船使它成为双燃料动力以使用绿色的甲醇,生物质的液化天然气等等。对于新造船,我们建议要加快甲醇、氨燃料动力船型的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为甲醇、氨等绿色燃料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王:说到替代能源或者新能源,您在船舶新能源转型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您认为新能源在应对新的减排战略方面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甘:业界围绕能效技术、新能源、碳捕捉以及相应的市场机制等措施,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能效措施它是永远有效的,但是效果有限,并且潜力也基本挖尽了,仅靠能效措施是无法去实现航运业零排放的宏大目标的。对于碳捕捉技术,目前来看技术发展非常快,但是距离它真正的大规模的应用,我们认为还有一段时间。特别是碳捕捉技术在船舶的储存、认证、规则等等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新能源,或者说替代能源实际上是实现从源头到船端减排的一个根本性的路径。所以我们认为新能源在船舶减排的实现路径上是具有根本性的决定性的作用的。对于新能源,我们有几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面对2030年的减排目标。我们认为应对的举措一是可以推进船舶应用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替代燃料,比如说LNG和甲醇。可以推进船舶应用生物柴油等这种即加即用型的绿色燃料。
其次是面对中远期的目标,当航运总量要求降低到70%到80%这样的一个幅度,我们认为绿色的甲醇、绿色的氨、生物柴油等近零排放一定会在船队中占绝大部分的比重。这就意味着,到2040年以后,以清洁的电力、以清洁来源的二氧化碳所合成的燃料将会在航运中占到较大的比例。
王:航运业即将实施中期减排措施,也包含技术措施,您对海事业有何建议?
甘:这次会议上IMO讨论了一系列的中期减排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层面,一个是经济层面,我们将这些措施的组合称为一揽子方案。我们有如下几个建议:
第一点建议是要加大新能源和减排技术的研发力度。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这些,我就不赘述了。
第二点建议是要建立绿色燃料可持续供应的能力。绿色可再生的燃料的可获得性是航运业能否实现中长期减排目标的关键。目前全球的绿色燃料制备工艺和它的制备能力,仍是在百万吨级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生物质的绿色燃料的规划产量与行业相比,更是杯水车薪。因此建议行业要高度关注船用燃料的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并加强这方面的投资。
第三个建议是要提前做好经济措施所带来的一些影响的测算和分析。虽然这次会议并没有对经济要素的这个选择形成最终的结论,但是可能的、潜在的一些经济性的措施已经摆在台面上了,包括碳税,包括刚才我提到的一些机制等等。
第四个建议是要加强产业链协同融合发展。我们建议工业界、交通、能源、金融、环保等各个领域都应该加强合作。特别是涉及到上游的替代燃料的生产和供应,中游的船舶和设备的制造,下游的航运企业的营运等等。
王:甘所的权威分析和精彩分享,真是高屋建瓴,启人心智,对整个海事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期待CCS继续为海事业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做出新的贡献。
下期预告
近期我们还将邀请DNV集团高级副总裁Norbert Kray先生分享他对MEPC 80会议的看法和建议,敬请关注。
2023年12月5日至8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我们期待在中国国际海事展上与您相见。
点击阅读全文,了解更多内容,欢迎持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