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电动自行车,以其便捷、灵活和经济的特点,一直是广大居民出行的首选。然而,电动自行车入楼停放、电池入户充电等问题却日益凸显,成为消防安全的重大隐患。为了切实保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海珠区政务数据局经过深入调研与技术分析,创新性地推出了电动自行车用电安全监测平台,以科技手段破解入户充电难题,构建起“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该平台采用了物联网+AI电流指纹算法监测技术,结合全国产化物联专网,确保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通过在电路中加装电纹监测设备,平台能够实时收集电气数据,提取用电设备的特征,精准识别不同用电器的运行状态,特别是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的行为。
为了提升告警效率,平台构建了PC、APP和短信“三位一体”的告警体系。一旦监测到违规行为,系统会在电脑端和手机APP端弹出告警弹窗,并同时将告警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给管理员。这一设计确保了告警信息的及时传递,使得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房东、屋主能够迅速响应,上门劝阻,有效降低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
此外,平台还具备自主学习功能,能够根据不同场景下的日常用电方式和电气特征,精确识别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的违规行为,降低误报和错报的概率。这一功能的加入,使得平台的监测更加精准高效。
自6月起,海珠区电动自行车用电安全监测平台在各街道展开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超过40栋楼宇安装了电纹监测设备,近1000户被纳入了24小时监测范围。在试点期间,平台累计监测到电动自行车电池违规入户充电报警次数超过500次,街道与相关部门响应迅速,有效防范了消防安全隐患。
华洲街某出租屋屋主陈先生表示,自从使用了AI电流指纹技术后,他再也不用担心租户把电池拿回房间充电了。一旦有充电行为,系统就会立即推送预警信息,他可以迅速去制止。现在,租户们都已经养成了不在室内充电的好习惯。
海珠区政务数据局表示,自启动充电安全监测工作以来,绝大多数被监测的住户在经教育后都未再发生电池违规入户充电的行为。告警数量由每月100多起降至每月20起,降幅达87.5%,整体火灾防控成效显著。
目前,海珠区正在积极动员出租屋主、产业园区管理者等加装安全监测设备,共同降低电动自行车入室充电引发的消防安全风险,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海珠区对居民安全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科技在消防安全领域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