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有时候觉得牙齿似乎变高了,咬东西时疼痛难忍,但过了一段时间,疼痛突然消失,却在牙龈上发现了一个小包?这其实可能是根尖周炎在作祟。
根尖周炎,这一听起来有些陌生的疾病,其实并不罕见。它是指牙髓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有害物质通过根尖孔,引发根尖周围的炎症反应,导致根尖周组织受损。牙髓炎的持续发展可能导致牙髓坏死,而牙髓内的细菌和毒素通过根尖向外扩展,便是根尖周炎的常见致病因素。此外,牙齿受到碰撞、跌倒等外力作用,或长期的咬合创伤、正畸施力不当,也可能引发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且二者之间常互相转化。急性根尖周炎包括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又称急性根尖周脓肿)。在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阶段,由于根尖部血管扩张、充血,局部组织水肿,你会感到咬合痛,牙齿仿佛浮出变高,并伴有肿胀感。若细菌毒力强而自身抵抗力弱,病情会迅速发展为化脓性炎症;反之,则可能转为慢性根尖周炎。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是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的进一步发展,也可能由慢性根尖周炎转化而来。此时,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加剧,发生化脓性变化,疼痛和肿胀感加重。脓液不断积聚并向外扩散,通过骨髓腔突破骨膜从黏膜向外排脓是最常见的排脓方式。当脓液到达骨膜下时,由于骨膜致密难以穿破,局部压力增大,牙齿疼痛会更为剧烈,牙龈红肿、按压疼痛,甚至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全身乏力的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发生颌面部的间隙感染,表现为面颊肿胀、压痛。
慢性根尖周炎则常由牙髓炎继发而来,或由急性根尖周炎未彻底治疗而导致。它一般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但在咀嚼时会有不适感,有时会在牙龈上反复出现小肿包或窦道。
那么,如何治疗根尖周炎呢?首选方法是根管治疗。对于已经形成脓包或窦道的慢性根尖周炎牙齿,口腔医生会在清理根管后封入药物,以彻底清除根管内和根尖周组织的感染。待根尖周组织恢复、窦道愈合后,再进行根管充填。根管治疗后,还需进行牙冠修复,以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对于无法完成根管治疗、根尖周病变长期不愈或牙齿破坏严重无法修复的患牙,则只能选择拔除。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根管治疗期间请勿使用患牙咀嚼,刷牙时也应使用轻力;避免吃过粘的食物,防止牙齿上的暂封材料脱落;治疗中及治疗后的牙齿较为脆弱,应避免咀嚼硬物防止牙齿劈裂;如有不适症状加重或出现剧烈肿痛,需及时就医;根管治疗后还需对牙齿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并按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