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皮雕,这一名称直观地揭示了其技艺本质——在皮革上进行雕刻。它涉及在经植物鞣制的皮革上,通过刻划、敲击、压挤、推拉及染色等手法,创造出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的纹饰。时间回溯至10月8日,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长春路上,孟璐璐皮雕工作室中,一位装扮独特的女性正专注地在一张鞣制皮革上施展技艺。她,就是乌鲁木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雕技艺的传承人——孟璐璐。
孟璐璐的皮雕之路始于2012年,当她毅然辞去广告公司的工作,转而追随内蒙古皮雕代表性传承人李思沁学习这门古老技艺。她提到,早在先秦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就已记载了包括“攻皮”在内的30多种手工艺。而近代出土的各朝代牛皮雕花文物,如甲胄、马鞍、皮囊、皮靴等,更是为这一文献提供了有力佐证。
传统的牛皮雕刻作品,如马鞍、水壶、酒囊等,与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孟璐璐为了深入挖掘新疆皮雕技艺的特色,经常深入牧区,寻访那些民间皮雕匠人。她发现,牧民们在马鞍、马靴、护臂等皮革制品上,根据自己的审美,雕刻出羊角、老鹰等各种凹凸花纹和图案,这些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每当在牧区遇到这些皮雕作品,孟璐璐都会虚心向制作人请教,并将这些作品买回来仔细研究。她希望从中汲取更多新疆皮雕技艺的精髓,创作出更多能够展示新疆人文和景观的皮雕作品。此外,她还经常到各地博物馆寻找创作灵感,通过复原部分出土文物中的腰包、壁画人物随身携带的荷囊等,开发了上百种富有新疆元素的皮雕文创产品。
这些皮雕文创产品,从服饰、装饰画到首饰、杯垫,无一不展现出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的完美结合。它们不仅让非遗更具时代感,也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了这项古老技艺。在孟璐璐的工作室里,天山雪豹、巴旦木花纹、雄鹰、雪山等新疆元素被巧妙地定格在皮雕艺术作品中。这些作品不仅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艺术展览中频频亮相,还为孟璐璐赢得了诸多荣誉,如深圳国际皮雕大赛三等奖、全国工艺美术“金凤凰”金奖等。
如今,孟璐璐已经带了400多名徒弟,其中100多人更是全职跟随她学习。她深知,非遗需要活态传承,因此她希望用这些充满新疆元素的皮雕作品,向世界展示新疆的美,释放新疆的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