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等六部门,共同印发了《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标准化手段,提升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这一体系将覆盖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城市治理、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计划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50项以上。同时,方案还强调要完善安全生产、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消防安全、物资储备、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并加快制定韧性城市等关键领域的安全和应急管理标准。
以下是方案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一、总体要求
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化手段,为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提升城市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标准体系建设
- 城市可持续发展: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构建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统一完善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
- 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探索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标准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智慧城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研制智慧城市关键技术标准,完善典型应用领域标准,推动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标准协调建设。
- 政务服务:完善城市行政管理和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 基层治理: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治理、法治和社区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标准研制,推进基层组织管理和服务规范化、法治化、智慧化。
- 经济发展:将城市规划与城市自然禀赋、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建立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体系,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效能。
- 公共服务: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和效率。
- 安全风险应急保障: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领域标准体系,加快制定韧性城市等关键领域安全和应急管理标准。
- 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规范,支撑美丽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实现“双碳”目标。
- 文化保护与创新服务: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历史文脉传承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和标准化试点,提升文化保护及文化服务品质。
- 公共设施管理与服务:完善城市新型公共设施服务标准,建立全要素覆盖的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标准体系。
- 新型城镇化:加快完善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三、系统推进城市标准化
- 试点建设:持续推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鼓励试点城市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 国际合作:深度参与智慧城市等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增强我国在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上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 交流平台:指导建设城市标准化联席机制,举办城市标准化高端论坛,打造交流合作平台。
- 专项行动:围绕城市功能定位,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领域,探索开展多部门联合推动的标准化专项行动。
四、保障措施
- 组织领导:加强部门间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支持城市标准化工作。
- 技术支撑:构建城市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 宣传引导:积极传播标准化理念,提高政府、社会、市民共同参与城市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
该方案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城市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电话:18067918499(展位预定/会刊/门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