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9月18日,由中国肉类协会与世界肉类组织联合主办的“双汇-2023肉类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共担责任、共促安全’进口食品企业安全责任年活动”在重庆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以“新思维、新格局、新业态”为主题,旨在应对肉类行业的新发展需求及复杂形势,推动肉类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开幕致辞
世界肉类组织副主席、中国肉类协会会长李水龙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大会的核心在于以创新思维引领肉类进口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变革,以新发展理念构建国际肉类贸易的新格局,并以新业态推动肉类产业的转型升级。他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肉类生产、消费和进口国,进口肉类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启动“共担责任、共促安全”进口肉类食品企业安全责任年活动,是构建更加完善的进口肉类食品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尝试。
世界肉类组织主席胡儒在致辞中提到,肉类行业正面临可持续性、动物福利、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等多重挑战。他呼吁行业同仁共同努力,满足世界对肉类的需求,并强调肉类并非造成可持续性威胁的原因,而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对华事务副部长欧阳夏介绍了中新之间的贸易数据,强调了中国在新西兰肉类产品出口中的重要地位,并表达了对中新两国在农业及安全和高质量肉类贸易方面合作的期望。
重庆市商委副主任彭和良表示,重庆市正致力于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打造成为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并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以加快肉类等重点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议题一:创新治理模式,构建进口肉类食品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
随着新技术、新原料的不断涌现,食品安全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新趋势。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吴达指出,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肉类消费需求,既需要提高国内产量质量,也需要扩大进口。他强调,确保安全是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根本和底线,并宣布“共担责任、共促安全”进口食品企业安全责任年活动正式启动。
随后,多家肉类进出口企业代表上台承诺将落实“共担责任、共促安全”的举措,并签署了《共担责任、共促安全进口食品企业安全责任(重庆)倡议书》。
议题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国际肉类贸易新格局
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以“中国肉类进出口现状及趋势”为题作主旨演讲,分析了中国肉类进出口的现状、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他建议进一步加强肉类进出口的宏观调控,保障进口肉类食品安全,并积极拓展重点产品的进口来源。
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卡雷尔和荷兰肉类协会会长胡劳伦分别分享了荷兰肉制品的发展现状和品质特点,强调了荷兰肉类在质量、安全、环保和动物福利等方面的优势。
乌拉圭国家肉类协会亚洲区总经理蔡佳欣介绍了乌拉圭的农业用地占比、肉类种类及输华情况,并详细阐述了牛羊肉产业链结构、屠宰和进出口方面的情况。
议题三: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交流与分享
在下午的会议中,相关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和专家围绕肉类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分享。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周琳从肉类产业创新视角出发,探讨了细胞培养肉产业的发展机遇,并提出了技术研发、安全监管和市场发展三方面的建议。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孟祥忍分析了餐饮新业态对肉类需求的影响与变化,以及传统肉类菜肴工业化路径的情况,强调了肉类菜肴工业化制品迅速落地的重要性。
淘宝天猫食品生鲜商家成长总经理梓奇分享了疫情后线上肉类消费的变化趋势,以及淘宝天猫在助力品牌快速发展方面的作用。
合肥工业大学院长徐宝才介绍了团队在肉品品质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包括休闲肉制品、预制肉制品和中华传统肉制品的关键技术突破。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张春晖作了肉类预制食品创新思维的演讲,详细阐述了预制菜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家庭厨房-传统餐饮-预制菜”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室主任孙宝忠分享了消费者对牛肉品质需求的研究与思考,强调了我国牛肉生产和消费应得到更高关注。
此外,多家企业代表也上台分享了肉类产业数字化转型探索情况、新技术在肉类食品包装中的应用、肉食品行业地坪应用解决方案等议题。
圆桌论坛:标准化工作与产业创新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产业界领导者和标准化工作机构专家就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共同探讨了肉类产业的未来走向。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肉类行业的相关机构、专家、学者和企业大咖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为肉类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肉类行业能够在新思维、新格局、新业态的引领下,实现更加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