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近日,重庆市卫健委联合市教委、市人社局、市中医管理局共同发布了《加强新时代重庆中医药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旨在通过六大核心举措,全面推动重庆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集聚和传承。
该政策明确提出了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推进西医学习中医、加快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以及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等六大方面的具体措施。
在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方面,重庆将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高水平建设重庆中医药学院,并加大“双师型”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附属医院临床带教水平。同时,持续推进中医药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实施多层次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并加强中医药人才平台建设。
为了加快培养集聚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重庆将持续推进“巴渝岐黄工程”,培养造就一批中医药高端领军人才。今年,重庆已评选出10名临床型和5名科研型巴渝岐黄学者,并计划通过量化考核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中医药临床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在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方面,重庆将扩大基层人才供给,大力开展基层人才培训,并完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到2025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占比将超过25%,力争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此外,重庆还将大力推进西医学习中医,完善西学中管理机制,并大力开展西学中专项培训。同时,加快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包括骨干人才、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等多方面的培养。
为了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重庆将扩宽中医医疗服务岗位,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并全面深化公立中医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同时,强化中医药人才工作组织保障,加大中医药行业优秀人才模范和工作典型的宣传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居民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趋势的加强,以及国民健康意识的持续深化,大健康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IHE China作为业内领先的展会,每年汇聚众多品牌展商与专业观众,成为大健康产业链高效沟通合作的桥梁。2024年第32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预计将有千余家品牌商参展,涵盖健康食品、医疗器械、中医药及滋补品等多个领域,为全球大健康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宝贵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