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新篇章-创新、转型与智慧监管

  • 353
  • 来源:搜博网
  • 2023-10-04 18:48
  • 行业:
  • 一、政策背景与机遇

    2019年,档案机构改革圆满落幕,政事分离的实施不仅重塑了档案行政管理的主体结构,更彰显了党对档案工作的绝对领导地位。新修订的《档案法》不仅明确了档案主管部门的职责,还增设了“监督检查”专章,为档案工作的革新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石。同时,《“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创新档案业务监督指导方式,强调健全“互联网+监管”手段,构建档案数字治理新模式,推动档案工作全面融入各项业务流程,实现档案业务的在线监督与指导,提升档案治理的网络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面对这一新形势、新定位和新格局,档案行政管理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环境下,探索新的监管机制、转变监管理念、强化法定职能意识、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监管体系,已成为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业务规划与模式创新

    (一)业务模式转变

    当前,档案行政管理模式正经历从“线下监管”向“线上监管”、从“分头监管”向“协同监管”的深刻转变。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档案主管部门与立档单位建立了广泛联系,深化了档案行政线上监管,实现了同步监管、远程监管、主动监管和协同监管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监管立体化,达到了线上线下协同监管的目标。

    (二)整体规划设计

    根据档案行政管理业务需求,结合当前档案行政监管模式的要求和信息化水平,档案行政监管业务模型主要从业务信息监管、档案宣传教育和任务管理三大主线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这一设计旨在构建一个全面、高效、协同的档案行政管理体系。

    电子2.jpeg

    三、业务场景与实践创新

    (一)重点工作事项贯彻执行

    在日常档案行政管理中,档案主管部门通过分解、下派工作任务,对执行和办理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工作高效、透明。通过分层管理,实现由上至下的垂直管理,掌握各单位内部的工作分配与执行情况,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二)档案基础业务工作监督指导

    档案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立档单位的档案基础业务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服务。通过数据填报、工作指引等方式,辅助老档案员加强规范管理,指导新档案员快速熟悉岗位任务,确保档案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三)档案检查工作全流程管理

    档案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各级立档单位进行档案检查,确保档案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通过制度建设、实施检查、业务培训和监督指导等方式,推动档案检查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重大建设项目档案过程监管

    档案主管部门对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通过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方式,推动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实践创新与案例分享

    (一)广东省珠海市档案局

    珠海市档案局结合机构改革后的主要职责,开发了全面、灵活和可扩展的档案行政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档案工作的全流程覆盖和数字化治理。这一创新举措在全国档案行政管理机制创新中具有前瞻性和可推广性。

    (二)浙江省诸暨市档案局

    诸暨市档案局积极响应数字化改革要求,搭建“一窗治档”平台系统,实现了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监督“一览无余”的网上协同工作场景。这一创新举措推动了诸暨市全域档案业务治理的全方位、系统性和重塑性变革。

    (三)江苏省常熟市档案局

    常熟市档案局研发的档案信息化行政监管系统实现了档案行政的“实时、无缝式”监管。这一创新实践不仅转变了档案行政管理模式,还推动了档案依法行政的深入发展。常熟市档案局的先进经验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并荣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五、前景展望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行政管理体系建设正在从“互联网+监管”模式向“智慧监管”模式转变。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深化系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监管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同时,通过探索监管工作的深度广度、创新监管手段、细化监管颗粒度等方式,规范化局、馆、室“三位一体”的档案工作体系,推动区域内档案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全面提升档案治理效能。

    总之,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和转型,以智慧监管为引领,全面提升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档案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电话:18067918499(展位预定/会刊/门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