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日前,国际金融协会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债务规模急剧膨胀,增加了惊人的10万亿美元,使得全球债务总额攀升至307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一数据标志着全球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预计将在今年达到337%,相较于2022年第四季度的334%,显示出在连续七个季度的下降之后,债务比重再次呈现上升趋势。
IIF可持续发展研究主管Emre Tiftik及其团队在报告中深入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他们指出,过去两年中,全球通胀的飙升是导致债务比重有所下降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美联储等主要央行启动了一轮激进的加息周期,这一趋势发生了逆转。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累计加息525个基点,将政策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5.25%-5.50%,这一举措对全球债务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IIF预计,到2023年底,全球债务与GDP之比将进一步上升至337%,尽管这一比例仍低于2021年第一季度创下的363%的历史峰值,但债务规模的持续扩张无疑令人担忧。推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庞大的政府预算赤字,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
从地域分布来看,报告指出,美国、英国、日本和法国等成熟市场的债务增长占据了上半年全球债务增长总额的80%以上。这些经济体的债务水平持续攀升,反映了高利率环境对债务比重的推升作用。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中,印度和巴西等国的债务增长也尤为显著,尽管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内政府债务已处于令人担忧的水平,但全球金融架构似乎并未做好充分准备来应对这一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球债务规模不断膨胀,但IIF表示,成熟市场的消费者债务基本上仍处于可控范围内。2023年上半年,家庭负债率降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债务危机的担忧。然而,该机构也警告称,如果通胀继续保持在高位,将为央行进一步收紧政策提供额外空间,从而可能对全球经济和债务格局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