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后,您的订单将在个人中心里生成,请前往查看。同时,您将收到展会最新的动态。
9月23日,为期五天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届工博会共设9大专业展区,吸引了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00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展示了近千项新技术和新展品,实现了首展首发的壮举。截至闭幕当天下午2点,专业观众人数超过20.5万人次,较上届增长6.89%,线上访问量达到711万次,全网曝光量更是高达12.3亿次,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暌违两年,本届工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振了全球工业经济的信心,更彰显了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对于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提升我国在全球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本届工博会聚焦“碳循新工业 数聚新经济”的主题,通过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工业自动化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工业互联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展、机器人展等专业展区,全面展示了从基础材料到先进制造装备的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展会上,大中小企业汇聚一堂,共同诠释了中国工业体系的齐全和产业配套能力的强大,展现了重点领域攻关突破的成果及部分重大技术装备、核心部件、基础工艺的国产化进展。
在创新方面,本届工博会成为了首发展品最多、首展技术最集中的一届展会。机器人领域的新品就达320项,ABB、发那科、库卡和安川电机四大机器人巨头再次集体亮相,并带来了一系列重磅新品。同时,国产机器人企业也频频发力,推出了多项创新技术。此外,CIIF大奖的评选也全面对标国际一流水准,共有559件展品参评,最终评出了9项大奖,其中包括彰显“中国制造”实力的“国之重器”和在关键“卡脖子”环节取得重大突破的新技术新材料。
秉持国际化视野,本届工博会致力于打造深化国际创新合作的重要窗口。国际品牌参展比例增至30%,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传统制造业强国的外资企业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新朋友纷纷亮相。特别是德国馆和意大利国家馆的设立,更是见证了中德、中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的成果。
此外,本届工博会还举办了近300场同期论坛及现场活动,邀请了百余位行业顶尖专家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高级管理者一道,就新兴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和政策方向开展高端对话与思想交流。这些活动不仅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交流和学习机会,更为全球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之路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展望未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2024年9月24日至28日再次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我们期待下一届工博会能够继续汇聚全球工业创新的智慧与力量,为推动全球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